金沙人:小剧场究竟有没有市场

  • 来源:扬州日报
  • 2023-07-27 17:01:28
分享到:
  • 收藏

小剧场究竟有没有市场

□ 金沙人


(资料图)

17日的晚报放在桌上,上面的两篇文章有意思,得慢慢消化吸收。一篇是《凡人传》上的葛明的介绍,我以《冶春的“草台班子”》为题,谈了我的读后感。还有一篇,是王鑫写的,谈的是仁丰里小剧场曲艺专场演出的事。让我关注的,不仅是事前通过“芍药园子”公众号知道演出这档事,而是报道当天的晚报扉页设计别具匠心,很有视觉冲击力。大半个版面集纳3张照片,台下座无虚席、演员倾情表演、曲艺名家助阵,图文并茂,错落有致,特别是手写体的“小剧场闹市场”分外引人注目,让人产生一探究竟的冲动。

按照导读提示,直奔第4版,映入眼帘的是拿魂的标题,肩题:仁丰里小剧场开启演出新模式,主题:不赠票!68元一张,副题:你愿意去看吗?正文:分别介绍商业演出的由来、初衷、内容和社会反响。看了报道才知道,扬州“芍药园”曲艺社还真不简单,将有志于曲艺传承的志同道合者聚在一起,用商业演出传播文化。他们没有编制,也没有财政拨款,其成员大多是自由职业者。好在他们各人都有拿手绝活,应时应景自由发挥,随机组合就能搭出一台不错的节目。3年前,他们的演出在东关街长乐客栈一炮打响,深受游客欢迎。仁丰里小剧场则是他们抢滩艺术市场的又一次尝试,据他们自己讲,主要是想吸引本土观众。

我没有看过他们的演出,对其艺术质量、演出效果不能妄加评议,但他们用小剧场闯市场的勇气值得推崇。看人挑担不吃力。一场商演的成功,关门过节太多了,确定剧场、编排节目、组织演员、程序报备、营销推广、票务营收、信息反馈、综合评价等等,哪个环节出错都会影响商演效果。从前期“芍药园子”在东关街演出的爆棚,到现在仁丰里的座无虚席,应该说他们的商演很成功,社会评价也不错。一个民间曲艺社为兴趣传播文化,为生存经营文化,不喊空洞的口号,不做骗人的虚事,以诚实守信、娱人悦己而立足,做到如此程度,殊属难得。

晚报扉页的“小剧场闯市场”的黑体字很抢眼,触发我浮想联翩,甚至让我产生疑问,小剧场能在市场上闹出什么大名堂?悲观式的发问,并不是怀疑这种创新之举,相反是担心他们势单力薄,难以为继,呼唤大家多关注多关心,巩固来之不易的好成果,汇聚起地方传统文化传承的强大力量。凡事不能夸大其词,一个民间艺术团体,30多个演员,在两个地方搞商演,每场即或座无虚席,也就几十个人,能有多大规模?但小剧场商演的破冰之旅,还是让我们看到了草根文化传承的希望。

艺术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,产生催人奋进的力量。提高艺术修养,于个人而言,可以益人心智,助人成功;于社会而言,可以滋养社会,丰富生活;于国家而言,可以凝心铸魂,鼓舞斗志。艺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说起艺术,大家都会由衷地为家乡点赞,不由自主地互动。不懂画画不要紧,但我们都以“扬州八怪”为荣;唱歌跑音跑调也不怕,但我们都能哼几句杨柳青;不会说扬州评话的人多了去了,但不妨碍我们都知道《武松打虎》的经典传奇。但一旦把艺术与市场放在一起谈的时候,我们就吞吞吐吐,有时不免犯怵,甚至讳莫如深。在有些人看来,艺术一旦走市场,就与高雅无缘,似乎就是不入流,只有到金碧辉煌的大会堂演出,艺术才能算高大上。到大场子演,只要有人看,那敢情是好,但如果是组织的免费观看,那就要打问号了。因为这类行政化主导的艺术演出,往往好心不一定能办成好事,相反,还会掩盖艺术市场悄然而至的危机,错失艺术市场改革创新的良机。

相对而言,我还是喜欢“芍药园子”这类的商演。也许他们没有纯正的血统,在有些人看来就是个“草台班子”;也许他们没有财力的支持,一切因陋就简,在有些人眼里就是土得掉渣,但他们不装腔作势,率性而为,透出风骨。这才是真的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。不看上面的脸色行事,不为获奖的虚名烦恼,眼睛里只有观众,心中只有良心,脑中只有艺术,肩上只有担当,为观众表演节目,让观众花钱值,使观众叫声好,这是他们的追求。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。如果没有叫好又叫座的节目,商演就会夭折,到时倒霉的是他们自己。因为商演的制作成本是刚性支出得提前支付,演员的劳务成本是通常惯例也必须支付,这么多人忙了一大阵子,怎么的也要赚点钱养家糊口吧。商演倒逼着他们既按艺术规律办事,也按市场规律办事。没有好作品,没有好演员,没有好表演,观众不买账,说得天花乱坠也无济于事。当宣传超过自身实力时,只会露多大脸现多大丑,透支信用,贻笑大方。但光有这些还不够,如不懂艺术市场门道,那只能事倍功半,差强人意,达不到推广的目的。

所以好的艺术市场要用心去感悟、用脑去思考、用身去闯荡的。业人士并不反感市场,他们深知,前辈们靠吃百家饭在市场上练就了本领,赢得了口碑,创造了美好,留下了经典,传承了文脉。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对市场反倒隔膜了。理应站在坚实大地上的双腿,提到市场就打哆嗦,对市场供求、投入产出、商业模式不敢涉足,生怕下海就呛水。过惯了旱涝保收的好日子,一下子去自食其力,心理上转不过弯来,脸上也拉不下这个面子,推人及己一想,也能理解。艺术市场的风险无处不在,投入的是真金白银,付出的是真情实感,收获的有时是掌声鲜花和满满的票房,但也有可能声名狼藉,血本无归。艺高人胆大,只有懂艺术的真谛、懂市场的习性,做驾驭市场的能人,才算得上真正的艺术高手。没有艺术市场的催化,不经艺术市场的锤炼,那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好艺术,那只能悄无声息,自生自灭,既没有传播的功效,也不会有传世的可能,着实可惜。

时代不需要鸵鸟,呼唤我们做弄潮儿。身逢伟大的时代,艺术承担的使命重大。人民需要艺术,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需要悦愉身心。时代需要艺术,准确及时反映时代的波澜壮阔,表达人民的喜怒哀乐,用文化滋养人们的精神,激发人们奋斗的激情,为美好明天去打拼,艺术的以文化人的作用得以展现。高明的艺术家,总是以他们与生俱来的聪明直觉和卓而不凡的精明策划,提供人见人爱的艺术产品和服务,在春风化雨中收割成功。

艺术市场的探索如火如荼,各种文创作品应运而生,博物馆也在“变脸”亲民,就是那些需要保护的非遗也在大胆拥抱市场,非遗与景区的深度融合,让非遗不但活了下来,而且还活得很好,也能传得下去。地方戏曲也不甘落后,利用小剧场大胆实践,力求闯出一条新路。这条路刚开始走,肯定会磕磕碰碰,踉踉跄跄,但一路前行的大趋势不会变。只要坚持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不动摇,把握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不松懈,小剧场照样能做出大名堂。

小剧场有时就是一个小艺术市场。这里面有艺术产品和服务的定位,考验你有无细分市场的眼光;有产品和服务的过人之处,看看你有无抢占市场的能力;有产品和服务的品牌营销,检验你有无开发市场的本领,当然,还有商业模式、安全管理等事无巨细的事都要去做。从“芍药园子”的运作模式来看,小剧场成了艺术消费的市场,成效初显。全市还有若干的小剧场用地,只可惜还没有完全用起来,如都能完全开放利用,文旅融合就向前跨了一大步,夜经济就会丰富多彩,文化生产消费就能良性循环。这样小剧场就真能闹出大市场,闯出大名堂,这是上下都翘首以待的。你说小剧场里能没有市场吗?

标签:

分享到:


精彩推送

精彩要闻

说骑马
资讯 2023/07/11
USB4的S参数处理
科技 2023/07/11
增益控制(增益快递)
生活 2023/07/11
biospace公司(biospa)
生活 2023/07/11
摔跤吧赣鄱少年
科技 2023/07/11
户外运动 乐享健康
地市 2023/07/11
BMW i5 配备 M 性能部件
生活 2023/07/11
人在打盹车在开 撞了
滚动 2023/07/11
悲哀的英文(悲哀)
资讯 2023/07/11